武皇听了之后顿了一顿说:“如此,也好,此外可还有别的要求?”
再接到李显的奏疏之后,武皇是又好气又好笑,别的不说,这份得寸尺的本事李显还真是数十年如一日。不过在看到那份名单之后她就多少有些放心了,因为李显带走的大分都是武将,而且还都是不太合作的武将,武皇早就对这些人动杀心了。
一副看上去母慈孝的画面实际上却不过是李显和武皇在博弈而已,李显开就要礼尚书主要是因为现在礼尚书的确是空缺,而且他听说武皇有意让武承嗣当礼尚书。
李显知武皇早就想把郑玘调走了,如果李显持的话完全可以用卫尉还有少卿官职来堵,不过并没有意义,官职大小有的时候也要看实权,一个没有实权的卫尉卿和一个有实权有皇帝撑腰的卫尉少卿,那力量恐怕都不在一个档次。
李显要求带走这些人武皇也猜得到,不就是想要保他们一命吗?她也不在意,这些人跟着李显走就跟着他走吧,也省的在这里给她挡路,如果武皇想要杀这些人就算这些人再长安又能如何?
份奏疏大分是由各种名单组成的——都是他要带到长安的人。
摄政王回长安也是有名的,武皇给了他一个去长安监国的名,否则怎么解释让摄政王长期留在长安的?跟朝廷脱节的摄政王还能是摄政王吗?哪怕这是李显主动上书要求的也没用,那些人自然会脑补各种李显被压迫被威胁的戏码,武皇不怕那些人脑补,但是她初登大位百废俱兴,在其位谋其政,她有太多的事要,一也不想将时间再浪费于那些阴谋诡计之上。
李显顺便就说到:“既然如此,正好礼尚书空缺,不如就让郑清澄去吧。”
武承嗣他何德何能呢?就算是皇都没有上来就当尚书的,六尚书哪怕算不上位极人臣也是位权重了,郑玘现在这个年龄尚书都会被人怀疑年龄不够,武承嗣一从政年龄不够,二也没有功绩,让这么一个人当上书他能呕死。
除了这些武将之外,唯一能够跟文臣沾上边的大概也就是郑玘了,然而郑玘是卫尉卿,武皇顺便就将李显叫过来说:“卫尉卿是要护卫皇城的,你把他带走了,这洛阳皇城怎么办?”
李显笑着说:“阿娘莫要担心,我只是回长安而已,洛阳虽好在我里终究不如长安。”
如果这些人犯事儿那就更好了,武皇可以顺便牵连到李显上,这位摄政王杀是不能杀的,但是削权却是可以,只不过现在没有合适的借而已。
李显不能明着压武承嗣,也只能从这里面着手了。武皇同意了,于是郑玘转就从卫尉卿变成了礼尚书,然后跟着李显去长安监国。
而卫尉卿,李显相信武皇不可能让武承嗣来的,卫尉卿这个职位太重要,关乎到武皇的家命,武皇纵然大力扶持武氏宗族却也十分清楚自己侄的能力,武承嗣哪有带兵的经验呢?
李显带走了以刘仁轨程务娄师德为首的将领,很多人本来都以为李显去长安是为了复辟,但是看到他带的人之后不由得都有些叹气,虽然这些武将都不错,但是文臣有文臣的优,李显带的人显然支撑不起一个朝廷的运作,哪怕